基底油全解析:從選擇到功效,打造你的完美護膚體驗
- siangjieh
- Jun 26, 2024
- 5 min read

基底油是天然護膚和按摩中的關鍵成分,但選擇適合你的基底油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。本篇文章將為你詳細介紹基底油的基本知識,包括其萃取方法、分類及其功效等,幫助你做出明智的選擇,提升你的護膚和保健效果。
基底油的基本介紹|
基底油(Carrier oils)是精油應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,主要用於稀釋精油並幫助其吸收。基底油通常是從植物的花朵、種子或堅果中萃取而來,通過冷壓、熱榨或溶劑萃取等方法獲得。另外,也可以將植物的某些部分浸泡於植物油中,經過幾週後得到的油,這種油被稱為浸泡油(Infused oil)。
基底油的分類|
基底油可以根據其物理狀態分為液態和固態兩大類:
液態:一般可稱為「油」 這類基底油在常溫下為液態,如橄欖油、甜杏仁油等。
固態:一般可稱為「脂」 這類基底油在常溫下為固態,如椰子油、乳木果脂等。
基底油的萃取方式|
基底油的萃取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:
冷壓(Cold Pressing) 溫度約在60度左右,萃油率在15%至50%之間。這種方法保留了較多的營養成分和香味。在芳療應用上,以冷壓萃取為佳,且以第一次榨取的品質最好。
熱榨(Hot Pressing) 溫度可達150度,萃油率高達85%。這種方法生產的油量多,但某些營養成分可能會在高溫下損失。
溶劑萃取(Solvent Extraction) 使用己烷等溶劑萃取,萃油率可達99%,精煉過程可加溫至245度。這種方法萃取效率高,但需要進一步精煉以去除殘留的溶劑。
脂肪酸的分類及其功效|
基底油中的脂肪酸可以分為飽和脂肪酸和不飽和脂肪酸兩大類:
飽和脂肪酸(Saturated Fatty Acids)
常見於動物油,但也存在於一些部分植物油如椰子油和乳木果脂中,這類油通常在常溫下為固態。常見的飽和脂肪酸及其功效包括:
月桂酸(Lauric Acid):具有抗菌、抗病毒和抗真菌的作用。主要油脂如椰子油。
肉豆蔻酸(Myristic Acid):有助於護膚和滋養頭髮。主要油脂如椰子油、奶油。
棕櫚酸(Palmitic Acid):保濕和軟化皮膚。主要油脂如牛油、豬油、母乳。
硬脂酸(Stearic Acid):常用於製作肥皂和化妝品,具有清潔和保濕功效。主要油脂如牛油、豬油、乳木果脂。
不飽和脂肪酸(Unsaturated Fatty Acids)
多數存在於植物油中,這類油通常在常溫下為液態。根據雙鍵的數量,不飽和脂肪酸又可分為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和多元不飽和脂肪酸。
單元不飽和脂肪酸(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s)
油酸(Oleic Acid):很好的滲透性極低敏感性,具有抗炎、保濕和抗氧化作用,延展度高。主要油脂如橄欖油、酪梨油、甜杏仁油、芝麻油等。
棕櫚油酸(Palmitoleic Acid):具保護肌膚細胞、防止細胞氧化功效,有助於修復皮膚和抗老化。主要油脂如榛果油、夏威夷果油、沙棘果油等。
多元不飽和脂肪酸(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)
亞麻油酸(Stearidonic Acid):活化皮脂腺,維持水分使皮膚恢復彈性並提升防禦機能,可增強免疫力、平衡賀爾蒙,保護心血管循環,柔潤皮膚。主要油脂如葵花籽油、葡萄籽油、月見草油、小麥胚芽油等。
α-次亞麻油酸(α-Linolenic Acid,ALA):有助於抗炎和支持大腦功能。主要油脂如亞麻仁油、玫瑰果油等。
γ-次亞麻油酸(γ-Linolenic Acid,GLA):具有抗炎和保濕的功效,對於激素有正面影響的油脂。主要油脂如月見草油、琉璃苣油等。
植物基底油中的伴隨物質|
除了脂肪酸,植物基底油還含有多種有益的伴隨物質,包括:
芳香分子:賦予基底油特有的香氣和某些療效。
類黃酮化合物:如花青素、原花青素等,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,對皮膚可調節角質功能,使皮膚青春柔嫩。
類胡蘿蔔素:約800種不同的脂溶性色素,如胡蘿蔔素、葉黃素等。β-胡蘿蔔素可藉由人體的酵素作用轉化成維生素A,所以視為維生素A的前驅物。具有刺激膠原蛋白合成、抗氧化、抗紫外線、增強皮膚免疫力功效。
多酚:是植物對抗真菌、細菌與其他掠食者的強大生化武器,具有強大的抗氧化和抗炎特性。
卵磷脂:有助於保濕和修復皮膚屏障。
植物固醇:有助於減少炎症和促進皮膚健康,調理皮脂線分泌過旺、修復皮膚、軟化及柔嫩肌膚的功效。
礦物質及維生素E、K:提供營養和抗氧化保護。
如何挑選、使用基底油|
挑選和使用基底油需要考慮以下因素:
依個人膚質
乾性皮膚:選擇具有高保濕效果的油,如甜杏仁油、酪梨油。
中性膚質:可選擇甜杏仁油、荷荷芭油、月見草油、橄欖油等,讓肌膚補充滋潤但不過度太油膩。
油性皮膚:選擇輕薄、吸收快的油,如葡萄籽油、荷荷巴油。
敏感皮膚:選擇溫和、不易引起過敏的油,如葵花籽油、甜杏仁油、荷荷芭油。
依基底油氣味
基底油因提煉自不同植物,氣味也不一樣。基底油氣味也是很多人在意的條件。葡萄籽油、甜杏仁油、荷荷芭油等味道沒那麼明顯;而玫瑰果油略帶香氣;芝麻油、月見草油等基底油的特味道較重,添加到精油中可能會改變香氣。
精油與基底油的稀釋比例|
根據用途,精油與基底油的稀釋比例有所不同,以下是一些建議的稀釋濃度:
用於臉部保養:1%(通常為10ml基底油中滴入2滴精油)
用於局部按摩:2-3%(通常為15ml基底油中滴入6-9滴精油)
用於大面積按摩:3%(通常為30ml基底油中滴入18滴精油)
給兒童、孕婦、老人使用:小於1%
基底油保存及使用注意事項|
基底油保存和使用時需注意以下幾點:
保存方法:基底油應存放於陰涼乾燥處,避免陽光直射,使用完畢要蓋緊瓶蓋,降低空氣接觸,建議用高品質塑膠瓶或玻璃瓶裝。
保存期限:大部分基底油保存期限為6個月至1年,需根據油的種類和保存條件決定,使用時觀察基底油的氣味是否有變化。
過敏測試:在使用新的基底油前,建議先在皮膚小範圍內進行過敏測試,確保不會引起不適。
接下來的文章中,我們會逐一介紹各式各樣的植物油與浸泡油,例如葵花籽油(Sunflower Seed Oil)、葡萄籽油(Grape Seed Oil)、甜杏仁油(Sweet Almond Oil)杏桃核仁油(Apricot Karnel Oil)、榛果油(Hazelnut Oil)、乳木果脂(Shea Butter)、橄欖油(Olive Oil)、荷荷巴油(Jojoba Oil)、金盞花浸泡油(Calendula)、聖約翰草浸泡油(St. John’s Wort Oil)、山金車浸泡油(Arnica Macerate Oil)等,敬請期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