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植物小故事-肉桂

  • Writer: siangjieh
    siangjieh
  • Dec 14, 2024
  • 5 min read


關於肉桂植物|

肉桂(Cinnamon)屬於樟科樹種,常見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的森林中。肉桂是一種中小型的常綠喬木,通常高達10到15米。樹皮呈灰褐或紅棕色,內層樹皮細膩而芳香,是主要的香料來源。它的葉片濃綠、光滑且呈橢圓形,新生嫩葉則帶淡紅色調,葉脈清晰,散發微微的辛香。春夏季節,肉桂會開出小型的黃白色或綠白色花朵,頂端呈穗狀花序,隨後結出紫黑色的漿果。適應潮濕的熱帶環境,肉桂常見於台灣、斯里蘭卡、印度和越南等地,是食品、藥材及精油的重要香料來源。


肉桂歷史悠久,由於其豐富的香氣和風味,曾是貿易的重要商品,受到世界各地不同文化的推崇。現今,主要的肉桂品種包括中國肉桂(Cinnamomum cassia)和錫蘭肉桂(Cinnamomum zeylanicum)。


中國肉桂

中國肉桂從古代開始就在絲綢之路上流通,最早的文獻記載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16年。相傳一處地方因栽培許多肉桂而深受青睞,當秦始皇將它納入版圖時便將此地命名為「桂林」,即今廣西省省會。樹木到了採收樹齡,採收者會掀動一塊方型的內層皮,之後才從樹幹切開。這一條如卷軸的樹皮會捲得類似軟木塞,之後予以乾燥與陳年。中國肉桂的內層樹皮比其他肉桂要厚而粗糙,而粗糙的深棕色表皮,會散發出微苦的樟木香氣。 在料理中,中國肉桂常被用於五香粉、醃製肉品、燉菜等,是許多東方菜餚不可或缺的調味。


隨著絲路和海上貿易的發展,中國肉桂逐漸成為許多國際貿易的主要香料之一,《聖經》中提到的肉桂可能也是指中國肉桂。中亞和印度的商人稱之為「達秦」(Dar-Chin),其中「秦」是指中國,「達」可能是指芬芳或辛辣的木材。中國西部的維吾爾族如今仍以「達」這個字,當作香料的泛稱。


在中國神話中,肉桂象徵太陽和永生,肉桂生長在黃河源頭的瑤池仙境,是生命之樹,無法砍倒——其樹幹會擋住伐木者的斧頭。任何人只要來到瑤池,吃了這棵樹的果子,就能長生不死。


將肉桂引進歐洲的,可能是猶太或其他閃族商人。希羅多德在《歷史》中寫道,阿拉伯的巨禽會用肉桂枝來做鳥巢,而阿拉伯人為取得肉桂,就會在鳥巢下放大塊的肉。鳥受到誘惑,會把肉叼回巢,卻使鳥巢太重而坍塌。等到鳥巢材料掉到地上,在下方耐心等待的阿拉伯人即可開心拾起。不僅如此,希羅多德也寫到,肉桂是種在阿拉伯淺淺的湖水中,由吵鬧的討厭蝙蝠看守。阿拉伯人冒著眼睛被蝙蝠啄出來的風險,全身裹著防護皮衣,避免蝙蝠攻擊,收集足夠的肉桂賣到歐洲販售。


錫蘭肉桂

錫蘭肉桂又稱為「真肉桂」,原產於如今的斯里蘭卡。錫蘭肉桂擁有淡淡的金黃外皮,香氣柔和甜美,且不含或含極微量的香豆素,因此在歐美市場上被視為較安全、適合日常使用的肉桂品種。


錫蘭肉桂的香氣清新,帶有微甜的木質調,適合用於甜品和飲品調味。在希臘、土耳其和地中海料理中,錫蘭肉桂被廣泛用於甜點、熱飲、以及烤肉調味,給人一種溫暖而令人愉悅的口感。


肉桂的歷史中充滿了傳奇。古埃及人是由他們稱為朋特(Punt)的地方採購肉桂(以及乳香和沒藥),他們認為這是個遙遠奇幻的地方,可能是當今的厄利垂亞、衣索比亞或索馬利亞。根據埃及古城底比斯(Thebes)法老墓地牆壁上的凸紋雕刻,西元前1500年左右,哈屈普蘇特女王(Queen Hatchepsut)曾派5艘大帆船航行紅海,這樣的遠征雖屬常規,卻依舊是了不起的大事。


如今一般人都認為肉桂是食物的調味料,但在中世紀之前,它卻像香水一樣備受珍視——泡在脂肪或油裡,然後徐徐加熱,釋出香氣。古希臘女詩人莎孚(Sappho)告訴我們,在特洛伊英雄赫克特(Hector)和安德洛瑪希(Andromache)的婚禮上,肉桂芬芳四處飄揚。古羅馬人以肉桂塗抹屍身,其用意並不是像其他香料那樣作防腐之用,甚至也不是去味,而是讓死者保持聖潔,保護他的靈魂到另一個世界,慶祝祂的重生。


只是肉桂不會生在「非洲之角」(Horn of Africa,非洲東北部),氣候不對,所以一定是帶到那裡去,賣給女王吃苦耐勞的船員。但怎麼帶去的?由哪裡帶去的?誰帶去的?


16世紀,葡萄牙人將這種香料的來源秘密佔為己有,掌控其貿易權,並強迫當地國王繳納肉桂作為進貢。之後,17世紀荷蘭東印度公司掌控了斯里蘭卡的肉桂生意,19世紀再到英國殖民者的手中,使肉桂成為殖民時代極具經濟價值的貿易香料。


台灣肉桂

另外,還有台灣土肉桂(Cinnamomum osmophloeum),是台灣特有的一種肉桂品種。它的樹葉和樹皮都具有獨特的香氣,且和其他肉桂品種在成分上有所不同。台灣土肉桂常生長於台灣中海拔山區,特別是在潮濕、陰涼的環境中茂密生長,如中部南投、宜蘭等地。


不同於一般常見的肉桂品種,台灣土肉桂的精油萃取自葉子而非樹皮,其主要芳香成分除了肉桂醛外,其乙酸肉桂酯的成分賦予台灣土肉桂一種甜甜的花香味,相對於中國肉桂中的肉桂醛,香氣更溫和、帶有獨特的草本與木質調。其高濃度的酚類成分被認為具有抗氧化、抗菌、抗發炎的效果,因此在傳統藥材應用上也備受推崇。


精油小檔案|

中國肉桂(Cassia)

學名:Cinnamomum cassia

分類科屬:樟科(Lauraceae)樟屬(Cinnamomum)

其他名稱:桂枝、菌桂、Chinese Cinnamon

萃取部位:樹皮(蒸餾)

主要產地:中國(兩廣)



化學類型:醛

主要化學成分:反式肉桂醛、香豆素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錫蘭肉桂(Cinnamon)

學名:Cinnamomum verum / Cinnamomum zeylanicum

分類科屬:樟科(Lauraceae)樟屬(Cinnamomum)

其他名稱:真肉桂、Ceylon Cinnamon

萃取部位:樹皮(蒸餾)

主要產地:斯里蘭卡、印度、馬達加斯加



化學類型:醛

主要化學成分:反式肉桂醛、丁香酚

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
台灣土肉桂(Indigenous Cinnamon)

學名:Cinnamomum osmophloeum

分類科屬:樟科(Lauraceae)樟屬(Cinnamomum)

其他名稱:假肉桂

萃取部位:葉片(蒸餾)

主要產地:台灣



化學類型:醛

主要化學成分:反式肉桂醛、丁香酚


芳香生活應用|

  • 循環系統:可以加速血液流動,有助於暖身與舒緩手腳冰冷的情況。

  • 呼吸系統:可有助於清理呼吸道,適合加入擴香器中幫助呼吸系統放鬆。

  • 免疫系統:其強大的抗菌特性,能增強免疫防禦力。在洗澡水中滴幾滴精油可以達到暖身效果,於空氣中擴香可清新室內空氣,為家居提供防護屏障。

  • 生殖系統:在月經期間,將肉桂精油與薰衣草、天竺葵等精油混合製成按摩油,輕柔按摩腹部,可以有效舒緩經期的不適。

  • 皮膚系統:對於容易感染的小傷口或蚊蟲叮咬處,少量稀釋的肉桂精油可起到抗菌效果。

  • 骨骼系統:在寒冷或潮濕天氣下,肉桂精油可幫助緩解關節僵硬和疼痛,適合稀釋後按摩於關節部位。(錫蘭肉桂、台灣土肉桂)

  • 神經系統:有助於舒緩焦慮、壓力和情緒波動。(中國肉桂)


肉桂精油具刺激性,請稀釋後使用並避開眼睛與黏膜。不同體質對精油反應不同,建議先進行皮膚測試,若有不適,請停止使用。孕婦、兒童及敏感膚質者應諮詢專業人士後使用。

bottom of page